九游娱乐-凯尔特人替补锋线崭露头角,终场前逆转太阳
苏美尔泥版上关于恩努玛·伊利斯的故事凯尔特人替补锋线崭露头角,终场前逆转太阳,在神的两边各有一个星字符
商周两朝
为何崇拜外国神?
“帝”的苏美尔身世
“帝”【deegs】在东亚经历了两次重大传播。它首先成为殷人最迷恋的神学/政治语词,遍及各种甲骨刻辞,而后,被战国和西汉年间的儒生所热烈谈论。目前传世的“五大经书”,“帝”字的出现次数,《尚书》为32次,《诗经》为24次,《礼记》为20次,《春秋》为8次,《易经》有2次。毫无疑问,“帝”是商朝和儒家政治叙事的核心语词。
但早在上个世纪初叶,西方学者波尔就率先提出,中国“帝”字源于苏美尔,这一见解得到郭沫若的支持,他也认为,“帝”的甲骨文,源于巴比伦的“”字符,后者专门描述发光的神祇(Gods)和天体(Heaven),其发音为“帝歌”(dingir)或“迪摩尔”(dimmer)。这就是日神,发光天体则以太阳为主,同时也包括月亮和太阳系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五个行星。无论是字形还是发音,“中国帝”和“苏美尔神”都十分酷似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星形符号,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后,而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被楔形文字所刻画,形成由边缘向中心收缩的楔形线条。殷人的甲骨文不仅克隆了“帝”字符的米字结构,还精密复制了这种楔式形态(“”、“”)。正是这种忠实的克隆,帮助人认明了这个符号的血缘和来历。
苏美尔人称日神为帝歌-乌图(Dingir-Utu),而称月神为帝歌-辛(Dingir-Sin)。埃兰人稍加改造,将其称为坦鲁(Tanru),此后,天体崇拜即以这两种“语词镜像”为原型,呈放射状蔓延,向全球范围扩散,进入亚述、印度、伊朗、赫梯人、凯尔特人、罗马人的神话之中,成为各地神话的核心语词。
源于埃兰的“坦鲁体系”(Tanru System),在亚洲和欧洲各族蔓延并复制之后,形成一个庞大的帝字语族凯尔特人替补锋线崭露头角,终场前逆转太阳:亚述语Tanru——天体(heavenly body)凯尔特人替补锋线崭露头角,终场前逆转太阳;古雅利安语Dyaus——天神(god of heaven);印度梵语Tara——明星(star);赫梯语Tara——天灯(heavenly light);凯尔特语Taran——雷神(god of thunder);盎格鲁-撒克逊语Thunder、帕米尔语Tandra——闪电(lightening);突厥语Tengri——明亮的蓝色天空之神(god of the bright blue sky);保加利亚的古老宗教称七大天体和最高神为坦格拉(Tangra)和艾德福(Edfu)。
苏美尔楔形文字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
与此同时,苏美尔的帝歌体系(Dingir System),亦在欧洲神话体系中结出累累硕果凯尔特人替补锋线崭露头角,终场前逆转太阳:宙斯、朱庇特、罗马神话中朱庇特之妻狄俄涅(Dione),以及门神亚努斯、狩猎和处女神狄安娜(Diana),都源于同一个古印欧语的描述光明的词根——di,而这跟巴比伦神话中的“”字符读音和语义(星星)完全一致。
不仅如此,印伊语族早期众神的总称,也叫做提婆(Deva),意为天神和光芒;伊朗人称其为Daeva;拉丁语则称迪乌斯(Deus);希腊人称宙斯(Zeus);法文称之为迪埃斯(Dies)。印度人此后在《梨俱吠陀》中,也将其推上最高神的地位,称其为特尤斯(Dyaus),亦称天父,其名字来自“dyu”,即“光芒”之义,显示其是“光明”神格化的结果,乌舍、阿须云、苏里耶、阿迭多和马尔殊等都是其儿女,在神界一度拥有显赫的地位。印度神话中还有一位叫做达多(Dhatr)的创世神,曾创造太阳、月亮、天、地和宇宙世界,可能是特尤斯的叙事变体。
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雕像(公元前2113—2006年),石板左下方有清晰的楔形字“帝”字
在大多数情况下,这个D/T音素标记已经溢出了天神的层级,而转向次级神——农神,并成为这种农业时代新神的声音徽号。在农神系的庞大队列中,还站立着埃及智慧、计算和书写之神托特(Tod)、苏美尔草原牧神杜木兹(Dumuzi)、迦南和腓尼基神话的农业神大衮(Dagon)、希腊植物神和酒神狄俄尼索斯(Dionysus)、日耳曼-斯堪半岛的雷霆风暴及丰产之神托尔(Dorr),以及墨西哥阿兹特克神话中的雷雨神和食物主宰特拉洛克(Tlalok),等等。
无论是字形、发音,还是神格及其内在语义,殷商的“帝”,跟西亚的“帝歌”天神,都如出一辙,但东亚更完好地保留了来自异乡的“帝歌神”的原初语义——上帝,而没有向农神的位格蔓延。这也许可以从“中国帝”跟“希伯来帝”的比较中得到证实。河南开封的“一赐乐业碑”, 宣称犹太教在周代已进入中土,这一说法此前根本无人相信,但已有学者通过对《周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、《左传》等东亚上古典籍,以及以色列的《创世记》、《出谷记》(出埃及记)、《肋末记》、《申命记》、《撒慕尔记》和《圣咏》的研究,找出大量证据,表明在东亚上帝跟希伯来上帝之间,存有大量共同点——同样抽象无形,没有偶像;同样光芒四射,犹如太阳;同样以民为子,而民则以帝(神或人间的王)为父;同样充满仁慈与博爱;同样捍卫正义和惩罚不义;同样的一神教,而降其他众神于较低的地位;同样以牛为牺牲,并都曾把牛宰杀后用火焚烧(燔祭);同样以“馨香”来赞美祭品和美德,等等。这种高度契合的共同点,绝非是一种偶然现象,而只能是文化传播和影响的结果。
青铜方彝(商代,华盛顿亚瑟·M.九游娱乐萨克勒画廊藏)凯尔特人替补锋线崭露头角,终场前逆转太阳:用来祭拜天帝的器物
“天”的突厥来源
“天”(上古音qhl'iin)一词的来历跟“帝”有所不同,它是周人向突厥人借用的 “语词镜像”,其突厥语发音为“Tengri”(读若:腾格里),意为“明亮的蓝色天空之神”。殷人崇拜“帝”而周人尊奉“天”,这已成为中国学界的共识。为了跟前朝政权划清宗教界限,周人竟然拒绝直接继承“帝”的遗产,而是绕道向突厥人借词,指望用“天”来置换“帝”,以建构独立自主的天神崇拜体系。在甲骨文里,“天”被描述成“”或“”,前者采用为象形手法,刻画人头顶圆球(太阳)的样子,后者采用指事手法,在人的头顶上,加上一条短横线来代表“天空”。而到了金文里,部分“天”字仍然延续“人”上加横线的图样,但此间出现了一种重要的变化,那就是天神形象的直接呈现——。这就伊利亚德所说的“神显”:天神的巨大影子,径直投射在青铜器的铭文里,仿佛是一次庄严隆重的降世。
周人为此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。他们在文献中大肆张扬“天”的神圣性,将其推上跟“帝”媲美的至高地位。汉字“周”在甲骨文中是田地的象形“”,而在金文中进化为以土地祭天的情状——在“”的“”符下部,加上祭坛的符号“”。这个变化足以表明,自从采用商的文字之后,周帝国企图改造这一“周”字,以昭示它与“天”的神圣关联。
青铜方鼎(西周,华盛顿亚瑟M.萨克勒画廊藏)
不仅如此,周人还热衷于在“天”的称谓之前,冠之以“皇”、“昊”、“上”、“苍”等各种装饰词,其中“皇”用以形容其明亮,“昊”形容其浩大,“上”形容其高远,“苍”形容其为蓝色,跟突厥语的本义完全相同。鉴于突厥语“腾格里”是苏美尔语“帝歌”的衍伸物,因此,“帝”与“天”两词应该完全同源——它们都来自异乡神Dingir,都是天神,都拥有“明亮的蓝色天空之神”的分项属性——高高在上、蓝色、明亮、博大,等等。
“天”作为神的中国称谓,直到春秋和战国时期,仍然保有人格神的显著特征。只要用“神”或“上帝”代替“天”,就能对《论语》做出全新的译解。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(《颜渊》),可译作“人的生命和死亡属于命运,而人的富贵荣华则须仰仗上帝的旨意”;“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”(《泰伯》),可译为“只有上帝是至高无上的,也只有尧君才遵从了祂的法则”;“获罪於天,无所祷也”(《八佾》),则可译成“(等到)上帝降罪下来,祈祷都来不及了”。
跟以往研究者对“天”之“抽象性”的认知全然不同,周人之“天”,不过是“上帝”一词的华夏代词而已。而这才是最真切的“先秦思想”,它还原了商周两朝“帝”与“天”的神学真相,并逼迫中国哲学研究者,对此做出必要的回应。
本文图片皆为朱大可所摄
上传与管理:杰夫
《华夏上古神系》为朱大可先生耗费20多年的研究成果。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,运用多种学科工具,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,发现并证明,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/神话均起源于非洲,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、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,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,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,向西方主流人文阐述体系注入“中国元素”。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,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、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,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,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。
欢迎各位网友订阅《文化先锋》,搜索微信公众号iwenhuaxianfeng,或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。
注:
朱大可工作室微店已上市,店铺里不但有朱大可老师《华夏上古神系》等著作的签名本,还有迷托邦系列小说,想购买的读者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移步微店。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